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文化田野實習與方法上
FIELD METHODS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(WITH PRACTICES) (1) 
開課學期
99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人類學系  
授課教師
王梅霞 
課號
Anth3009 
課程識別碼
105 30401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3,4(10:20~12:10) 
上課地點
水源人201 
備註
需於9月10日(五)上午10:00至水源人類系204室助教室登記,未登記者選課無效。與考田二擇一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
總人數上限:1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991FIELDWORK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九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
授課老師:王梅霞
授課時間:每周三上午10:20-12:10;
授課地點:水源校區人類學系系館201
研究室:人類學系系館401;電話33664993
Office hour: 星期三下午3:00-5:00;人類學系系館401
Email:meihsia@ntu.edu.tw
 

課程目標
課程宗旨:

首先進行民族誌的閱讀及討論,啟發學生思考研究計劃的議題及觀點,作為寒假田野工作的基礎。進而透過下列議題引導學生探討臺灣南島民族研究的獨特性。

1.將臺灣南島民族分類為「階級性社會」和「非階級性社會」的目的及限制為何?這種分類是否假設了社會的封閉性與自足性?應該如何從歷史脈絡重新思考「族群」的界定與「社會」的性質?還有,如何就台灣獨特的歷史發展過程,探討國家、資本主義、世界宗教與當地社會文化相互轉化的過程。

2.透過親屬、宗教、政治、經濟這些分支來掌握社會文化性質是否適切?當地人如何界定這些領域的範疇(category)?是否可能超越這些分支,從人觀、空間、時間、物質文化等角度來重新思考社會文化性質?進而,如何透過這些面向掌握各族群歷史記憶的機制?

3.目前臺灣南島民族研究的重要課題為何?研究單位的重新界定(例如區域研究)、理論的深化(例如情緒研究)、應用的議題(例如發展研究)等不同關懷焦點能否相輔相成?

4.在社區營造、生態保護、文化觀光的潮流下,臺灣原住民族所面臨的是轉機、抑或困境?臺灣南島民族的「發展」是什麼?人類學知識能否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式與可能性?
 
課程要求
修課要求:
上課同學必須事先閱讀該週相關文章,參與課堂討論。各組須選擇兩週作課堂報告,並且進行研究計劃報告。寒假期間從事田野工作,嘗試民族志的書寫。

評分方式:
課堂討論 30%
研究計劃報告 30%
田野工作 40%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第1週 導論 (9月15日)

第2週 中秋節放假(9月22日)

第3週 臺灣南島民族概論 (9月29日)

黃應貴
1986 臺灣土著族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, 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, 黃應 貴編, 頁3-43。 台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。
2006 進出東台灣:區域研究的省思,刊於人類學的視野,黃應貴著, 頁150-174。 台 北:群學
2006 區域再結構與文化再創造,刊於人類學的視野,黃應貴著, 頁194-238。 台北: 群學
黃應貴
1989 人的觀念與儀式: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,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:177-213。
鄭依憶
1989 血緣、地緣與儀式:向天湖賽夏族的儀式之探討,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:109-142。
胡家瑜
2004 賽夏儀式食物與Tatinii (先靈) 記憶: 從文化意象和感官經驗的關連談起。 刊於物與物質文化, 黃應貴編, 頁171-210。 台北,南港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學術研討會
陳文德
1986 阿美族親屬制度的再探討,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1:41-80。
1998 「親屬到底是什麼?」:一個卑南族聚落的例子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
黃宣衛
2002 國家力量、區域型態與聚落性質,刊於「社群」研究的省思, 陳文德、黃應貴編, 頁227-263。 台北,南港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。
蔣斌、李靜宜
1995 北部排灣族家屋的空間結構與意義, 刊於空間、力與社會, 黃應貴編, 頁167-212。 台北,南港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。
蔣斌
1999 墓葬與襲名:排灣族的兩個記憶機制, 刊於時間、歷史與記憶, 黃應貴編, 頁381-421。 台北,南港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。




第4週 「族群」的建構(10月6日)

王梅霞
2006 第二章 泰雅族的建構與分類,刊於泰雅族,王梅霞著。台北:三民。
2008 The Invention of Ethnicity and Culture: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tayal and the Truku in Taiwan. 考古人類學刊 68︰1-44。
Harrison, Simon
1999 Identity As a Scare Resource, Social Anthropology 7(3): 239-251
Astuti, R.
1995 People of the Sea: Identity and Descent among the Vezo of Madagascar. Cambridge: University Press.
Bauman, Z.
2001 Identity in the Globalizing World, Social Anthropology 9(2): 121-129
Jamieson, M.
2003 Miskitu or Creole? Ethnic Identity and the Moral Economy in a Nicaraguan Miskitu Village,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(N.S.) 9: 201-222
Thompson, E.
2003 Malay Male Migrants: Negotiating Contested Identities in Malaysia. American Ethnologist 30(3): 418-438

第5週 變動中的聚落(10月13日)

王梅霞
2006 第三章 社會生活,刊於泰雅族,王梅霞著。台北:三民。
廖守臣
1984 泰雅族的文化(南投地區)。臺北: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。.
余光弘
1979 東賽德克泰雅人的兩性關係,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8:31-53。
1980 東賽德克泰雅人的部落組織,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0:91-110。
陳文德
2002 試論「社群」(Community)研究的意義,刊於「社群」研究的省思, 陳文德、黃應貴編, 頁227-263。 台北,南港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。
劉孟怡
2001 互動過程中的泰雅. 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(未出版)
Atkinson, J. M.
1989 The Art and Politics of Wana Shamanship. California: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.
Fox, James 1996 Introduction & Chapter 7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genitor Lines of Origin: Patterns of Precedence in Eastern Indonesia, in Origins, Ancestry and Alliance, J.J. Fox & C. Sather, eds, pp.1-17 & pp.130-153. Canberra: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.
Wang, M.H.
2000 Community and Identity in a Dayan Village, Taiwan. PhD Dissertation, University of Cambridge

第6週 「非單系」之後 (10月20日)

衛惠林
1963 泰雅族的父系世系群與雙系共作組織, 臺灣文獻14(3):20-27。
王崧興 (黃智慧 譯)
1983 非單系社會之研究, 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論文集, 黃應貴編, 頁565-597。 台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。
山路勝彥 (張炎憲譯)
1986 臺灣泰雅賽德克族姻兄弟和己身孩子關係的認定, 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論文集, 黃應貴編, 頁599-623。 台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。
曹秋琴
1998 Gaya:祭祀分食與太魯閣人的親屬關係。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戴蕾
2005 泰雅人的家:共食與餵養。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(未出版)。
Levi-Strauss, Claude 1987 The Notion of ‘House’, in Anthropology and Myth: Lectures 1951-1982, pp.151-152. Oxford: Basil Blackwell.
Fox, J. J. 1993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Austronesian Houses: An Introductory Essay, in Inside Austronesian Houses: Perspectives on Domestic Design for Living, J. J. Fox ed., pp. 1-28. Canberra: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.
Carrithers, M., S. Collins & Lucks (eds)
1985 The Category of the Person: Anthropology, Philosophy, History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Carsten, Janet
1995 The Substance of Kinship and the Heat of the Hearth: feeding, personhood and relatedness among the Malays in Pulau Langkawi, American Ethnologist 22(2):223-241.
Strathern, M.
1986 Producing Difference: Connections and Disconnections in Two New Guinea Highland Kinship Systems. In Gender and Kinship: Essays Toward a Unified Analysis, J.F. Collier & S. J. Yanagisako, eds., pp.271-300. Stanford: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.
Wagner, R.
1990 The Fractal Person. In Big Men & Great Men: Personifications of Power in Melanesia, M. Godelier & M. Strathern, eds., pp. 159-173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

第7週 「宗教」是什麼?(10月27日)

李亦園
1962 祖靈的庇蔭—南澳泰雅族人超自然信仰研究,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4:1-46。
王梅霞
2003 從gaga 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。臺灣人類學刊1(1):77-104
簡鴻模
2002 祖靈與天主:眉溪天主堂傳教史初探。臺北:輔仁大學。
沈明仁
1998 崇信祖靈的民族:賽德克人。臺北:海翁出版社。
久部良和子
1990 賽德克人霧社群的祖靈觀。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(未出版)。
山路勝彥 (林瑞壁譯)
1987a 泰雅族的慣習法與贖罪、祭祀及共同體。 台北,南港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(未出版)。
折井博子
1980 泰雅族噶噶的研究。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(未出版)。
李亦園
1963-4 南澳的泰雅人(上、下冊)。 台北,南港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甲種5-6
號。
張國賓
1998 從紡織與獵首探討兩性意象與性別邏輯。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(未出版)。
張藝鴻
2001 utux、gaga 與真耶穌教會. 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(未出版)。
Kim, K.
1980 The Taruko and their Belief System. Ph.D Thesis: Oxford University.
Geertz, C.
1973 “Internal conversion in contemporary Bali”,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, pp.170-189 New York: Basic Books.
Turner, V.
1967 The Forest of Symbols. Ithaca: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.
1969 The Ritual Process. Ithaca: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.
Bloch, M.
1986 From blessing to violence: history and ideology in the circumcision ritual of the Merina of Madagascar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Comaroff, Jean
1985 Body of power, spirit of resistance. Chicago: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.

第8週 經濟、政治或文化(11月3日)

陳茂泰
1986 從旱田到果園:道澤與卡母社經濟變遷的調適, 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論文集,黃應貴編, 頁333-369。 台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。
王梅霞
2006 第七章 社會文化變遷,刊於泰雅族,王梅霞著。台北:三民。
2009 從「交換」看族群互動與文化的再創造:日治初期苗栗地區泰雅族的研究。考古人類學刊 71: 93-144。
許介鱗 編著
2000 阿威赫拔哈的霧社事件證言。台北:臺原出版社。
中川浩一、和歌森民南 合編
1997 霧社事件。臺北:武陵出版社。
黃應貴
1993 作物、經濟與社會: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,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5: 133-169。
1998 「政治」與文化: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, 台灣政治學刊 3:115-193。
Geertz,Clifford
1963 Peddlers and Princes: Social Change and Economic Modernisation in Two Indonesian Towns. Chicago: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
Mauss, Marcel
1990 (1950) The Gift: The Form and Reason for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 translated by W.D.Halls. London: Routledge
Weiner, Annette
1992 Introduction, Chapter1: Inalienable Possessions, the forgotten dimension, and Chapter 2: Reconfiguring Exchange Theory, in Inalienable Possessions: The Paradox of Keeping-While-Giving pp1-65. Berkeley: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.
Gudeman, Stephen
1986 Economics as Culture: Models and Metaphors of Livelihood. London. Boston: Routledge & Kegan Paul.
Gudeman, Stephen, and Alberto Rivera
1990 Conversations in Colombia: the Domestic Economy in Life and Text. Cambridge; NewYork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Sahlins, M.
1981 Historical Metaphors and Mythical Realities: Structure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Sandwish Islands Kingdom. Ann Arbor: Michigan
University Press.
Strathern, M.
1990 Artefacts of History: Event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Images, in Culture and History in the Pacific, J. Siikala, ed., pp. 25-44. Helsinki: The Finnish Anthropological Society.
1992 Qualified value: the perspective of gift exchange, in Barter, Exchange and Value: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, C. Humphrey & S. Hugh-Jones, eds., pp.169-191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
第9週 期中田野(11月12-15日)

第10週 新的議題(一)︰情緒研究的可能性(11月17日)

許木柱等
2002 文化與失落經驗:阿美族喪偶婦女的主觀感受與適應——兼論泰雅族的差異。刋於情感、情緒與文化:臺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,胡台麗、許木柱、葉光輝主編,頁87–127。臺北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。
王梅霞
2010 從治病儀式看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情緒展演。刊於 台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論文集,胡台麗、劉璧榛主編。臺北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。
黃應貴
2002 關於情緒人類學發展的一些見解:兼評台灣當前有關情緒與文化的研究。新史學 13(3):117-149
Rosaldo, M. Z.
1980 Knowledge and Passion: Ilongot Notions of Self & Social Life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Hoskins, J.
1996 Headhunting and the Social Imagination in Southeast Asia. Stanford: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.
Cannell, F. 1999 Power and Intimacy in the Christian Philipines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第11週 新的議題(二)︰觀光與文化產業(11月24日)

Adams, K. 1995. “Making-Up the Toraja? The Appropriation of Tourism, Anthropology, and Museums for Politics in Upland Sulawesi, Indonesia”, Ethnology 21(2): 143-153.
Comaroff, Jean & Jone
2000 Millennial Capitalism: First Thoughts on a second Coming. Public Culture12(2):291-343
王梅霞
2009 「文化動起來」︰賽德克族文化產業的研究。發表於「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慶祝60週年系慶國際會議—人類學的島嶼研究:遷徏與重構」。臺北:臺灣大學。11月13-14日。
傅君
1997 臺灣原住民「生態智慧」與野生動物保育。山海文化雙月刊 17: 42-51
紀駿傑、王俊秀
1998 環境正義︰原住民與國家公園衝突的分析。山海文化雙月刊 19: 86-104
簡鴻模
2000 臺灣原住民傳統宗教與生態環保︰以泰雅族賽德克亞支德克塔亞群為例。輔仁宗教研 究 (2000冬): 43-65
李秋芳 主編
2001 把人找回來—在地參與與自然資源管理。花蓮︰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。
Volkman, T.A. 1990 “Visions and Revisions: Toraja Culture and the Tourist Gaze”, American Ethnologist 17(l): 91-110.
Sahlins, M
1994 “Cosmologies of Capitalism: The Trans-Pacific Sector of “The World System”, Culture/ Power/ History.

第12週 深入訪談(12月1日)

Richchie, J. & Lewis, J. 主編, 藍毓仁 譯
2008〔2003〕質性研究方法 第六章「深入訪談」。台北︰巨流。
Lofland, J. & Lofland, L. 著, 任凱、王佳煌 合譯
2006〔2005〕質性研究法─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 第四章「和睦相處」。台北︰學富文化。
Glesne, C. 著, 莊明貞、陳怡如 合譯
2006〔1999〕質性研究導論 第四章─第六章。台北︰高等教育。
Danny L. Jorgensen著, 王昭正、朱瑞淵 譯
1999參與觀察法 (Participant Observation :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)。台北:弘智文化。
Floyd J. Fowler Jr.著, 王昭正、朱瑞淵 譯
1999〔1993〕調查研究方法(Survey Research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)。台北:弘智文化。

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著, 王永智、鄧明宇 譯
2003〔1993〕敘說分析(Narrative Analysis)。台北:五南。
D. Jean Clandinin & F. Michael Connelly 著, 蔡敏玲、余曉雯(譯)
2003 敘說探究: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(Narrative Inguiry :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)。台北:心理。
陳向明
2002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。台北:五南圖書。
David M. Fetterman著, 賴文福譯
2000 〔1989〕 民族誌學(Ethnography : Step by Step)。台北:弘智文化事業。
郭佩宜、王宏仁主編
2006 田野的技藝:自我、研究與知識建構。台北:巨流圖書公司。
謝國雄
1997田野的洗禮,學術的勞動。純勞動:台灣勞動體制緒論,台北: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專書第二號。
謝國雄主編
2007以身為度,如是我做:田野工作的教與學。台北:群學出版有限公司。
Amit, Vered
2000 Constructing the Field : Ethnographic Fieldwork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. London and New York : Routledge.
余光弘
1996 參與觀察與參加觀察:以蘭嶼經驗為例略論參與觀察的階段與深度。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1:59-73。
陳文德
2007 黑盒子被打開了嗎?談「田野工作」與學術知識建構的關係。台灣社會學13:243-264。
黃應貴
2002民族學田野調查實習的價值何在?人類學的評論,台北:允晨,頁:377-382。

第13週 (12月8日)至 第17週 (1月5日) 研究計畫報告

寒假田野︰1月21日 至 1月31日
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